在捻制过程中,钢丝或股绳由捻制设备的机身(筒体或筐篮绞盘)带动作匀速圆周转动,同时又被牵引轮带动做匀速直线运动。因此,钢丝在股中及股在钢丝绳中均呈现圆柱螺旋线状态,见图1-10(a)。
在圆柱螺旋线上任意选取一点A,观察A点的运动轨迹:当A点运动到B点位置时,意味着A点在做圆周运动,转动2x角度的同时,也移动了AB段的直线距离,形成了一个螺旋线长度。将A至B的螺旋线展开,即如图1-10(b)所示。这就是钢丝绳捻制的成形机理。
1.捻距
钢丝围绕股芯或股围绕绳芯旋转一周(360°)相应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称为股或钢丝绳的捻距,股的捻距用t表示,钢丝绳的捻距用T表示,其单位一般用mm计算。股或钢丝绳的一个捻距如图1-11所示。
捻距是钢丝绳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捻制工艺参数,它对钢丝绳的抗拉强度、伸长率、可挠性(即柔软程度)和钢丝绳的生产率均有很大的影响。因此在钢丝绳的产品标准中都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。
捻距的大小首先体现了钢丝在绳中的扭转变形程度。在捻股时,一个捻距内钢丝扭转1(次/360°),也就是说由于捻制成股,钢丝在股的一个捻距内扭转损失值为1(次/360),如果从扭转试验的角度来考察,设试样标距为Lo,试验至钢丝断裂时的扭转值为N(次/360),则相对于扭转试验标距的捻制扭转损失值就相当于Lo/t(次/360°),这时股中钢丝的剩余扭转值=N-Lo/t(次/360)。同样道理,在捻成钢丝绳时,钢丝还要在一个钢绳捻距内扭转1(次/360),其扭转捻制损失值为L。/T(次/360)。因此由钢丝捻成钢丝绳以后,钢丝的总扭转捻制损失值为:Lo/t+Lo/T=foT+lot(次/360°)。从Lo/t和Lo/T可以看出,捻距(t和T)越大,则扭转变形损失越小,捻距越小,则扭转变形损失越大。当捻距→co时,即股和绳为直钢丝束,成无捻制和无扭转状态;当捻拒→0时,成为纯扭转状态,钢丝的扭转损失猛然增大并且很快被拧断。
此外,捻距越大,绳内的弹性应力越大,但强度损失较小,伸长也较小;捻距越小,强度损失越多,伸长增大,生产率减小,柔软性增强。
因此,确定捻距值大小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,尤其是要考虑钢丝绳特定的使用条件和用途要求,合理地进行选择。例如:起重用钢丝绳要求捻距小一些,因为它在使用时,要有较高的柔软程度和较好的耐磨性等;而镀锌钢绞线因为使用时不需缠绕弯曲,只承受张拉作用,所以要求选择较大的捻距。
2.捻角
捻制时,钢丝(或股)中心线与股(或绳)中心线的夹角就称为捻角。股的捻角是指股中钢丝中心线与股中心线之间的夹角(在国际标准ISO中称为钢丝的捻角),一般用β表示;绳的捻角是指股中心线与绳中心线之间的夹角(在ISO中称为股捻角),一般用a表示。
从图1-10(a),(b)可知: 捻角和捻距是相对应并且同时存在的捻制工艺参数。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,捻距大则捻角小,捻距小则捻角大。因此,捻角对钢丝绳的性能影响作用与捻距是同等相反相成的。需要指明的是:当捻角小于7°时,钢丝只有弹性变形,势必恢复原来的状态,钢丝绳和股散开的趋势极大,弹性应力很大,钢丝绳的疲劳性能很差,因此必须增大捻角,但捻角太大,引起捻制损失(包括抗拉强度和扭转值损失等)增大。所以,按照标准规定的捻距值,捻角一般控制在10°~20°之间的范围内。
从受力的角度而言,如果各钢丝的捻角相同,则其受力比较均匀一致,这是点接触钢丝绳的唯一长处。但是,钢丝绳的承载能力是由钢丝的抗拉强度所决定的,受力时,因点接触结构中钢丝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,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,严重引起内部磨损和外部磨损,导致使用寿命缩短,这又是点接触钢丝绳的致命弱点。线接触钢丝绳尽管各层钢丝的捻角不相同,由外层到内层,捻角逐渐减小,受力不能保持均匀一致,但由于钢丝之间的接触面积大,接触应力小,大大弥补了受力不均之不足,使用寿命反而优越于点接触钢丝绳。